top of page

POLYPTERUS

恐龍魚類(Bichir)為多鰭魚類(Polypterus)之俗名,分布於非洲的河流及湖泊且均是流向大西洋的方向。由於其背鰭是由許多硬棘組成因此學名稱呼其為”多鰭魚”(Poly-多,pterus-鰭)。多鳍鱼類是屬於條鳍亞鋼 (ray-finned fishes, or Actinopterygii) 的古代魚類,是目前在原始條鰭魚輻鰭魚綱魚類中最具勢力的族群。。最早是在1801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就發現。其化石被發現最早的是存在白堊紀中期(一億年前),地點分佈於現今南美及非洲, 是多鰭魚目 Polypteriformes中唯一存活的倖存者。

 

多鰭魚於西元1802年為Geoffroy St. Hilaire描述及命名。其描述多鰭魚是一屬 (genus) 約十種由綠色到棕色的魚種,最長的可達一公尺,自此開啟了自然學家對謎樣多鰭魚的研究。其特徵為:具有一對如四足類動物和肺魚一般的的肺,不同於一般單背鰭魚類的魚膘;具有類似肺魚的多肉的根部的胸鰭 (petoral) 及腹鰭 (pelvic),並延伸出未見於肺魚的有紋路的薄膜展開成扇形;具有多數帆狀的獨立背鰭;具有如鯊魚及其他軟骨魚類的呼吸孔。多鳍鱼類具有獨特的型態特徵,同時也或多或少具有其他古代鱼的特徵(鱘魚、弓鳍魚、肺鱼、魟魚、火箭等),因此在魚類系統分類上常常眾說紛紜。

 

John Samuel Budgett 及 Nathan Russel Harrington二位生態學家科學家於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期多次返回需要每天面對致命疾病威脅的熱帶非洲,二位學者均死於危險的探險旅程中。這些致命的旅程主要目的在研究記錄產於中非洲及西非洲的河流、沼澤及湖泊的多鰭魚。他們記錄了多鰭魚自胚胎到成魚的成長過程。二位學者的研究貢獻了今日對於多鰭魚的知識基礎,且連結了魚類與四足動物之間演化過程的關連。

另外如劍橋大學的Francis Balfour及其學生於1870年代至1880年代初期針對多鰭魚類的胚胎索做的研究亦展現了具說服力的結果,有助於連結兩棲類與四足動物之間演化過程中的一些疑點。

 

多鰭魚類有十數種具有細長型的身體,體長範圍從10~36 英寸(視種類而不同),前半段橫剖面為圓形,後半段則漸轉窄高橢圓形直到尾巴。其身體強而有力,跳躍能力極強。最大的特徵是背部有數根到十數根的獨立由硬鳍條所組成的背鰭,這些背鰭會在激動警戒狀態時或游動急停時會豎起如帆,因此稱之為多鳍鱼類。身體表面覆有菱形由琺瑯質組成的硬鱗,此類的硬鳞與現存其他魚類的鱗片不同,曾見於早期的其他鳍條魚類,後經演化而消失。另外此類於具有如鯊魚或魟魚一般的呼吸孔,且具有一對肺而沒有如一般鳍條魚類的鱼膘,比起一般魚類更適合生存於乾的環境中,這使得恐龍魚相似於肺鱼,能在空氣中存活數小時。恐龍魚類之幼鱼具有與肺鱼類似的一對外腮以協助呼吸,不過成長過程會逐漸消失至不見。

 

多鰭魚類是屬於淺水域的底棲型魚類,分布於中非洲的河流及湖泊(尼羅河及其他西非的河流)且均是流向大西洋的方向。經常游泳在靠近岸邊的雜草和植物間,可為晝行或是夜行性,且與種類有關。當夏季後期河流泛流時,恐龍魚會遷息到沼澤區以進行繁殖。在十數種恐龍魚之外另有一種體型較細長(類似鰻魚的體型)的草繩恐龍(the reedfish, Erpetoichthys calabaricus)具有與多鳍鱼類相類似的特徵且分布於相近的流域。在非洲多鰭魚的棲息地區域常常被當作食用魚 (據說還滿鮮美的) 。人工飼養時所有多鰭魚類對於生活環境的要求大致相同,而較大的種類需要更大的魚缸大小。人工飼養的多鰭魚類平均壽命可達10-15 年。

 

多鰭魚體表覆蓋由多層材質組成菱形的鱗片,稱為硬鱗(ganoid scale)為埋在真皮下的菱形骨板,源於真皮。見於多鰭魚雀鱔及弓鰭魚。硬鱗成行排列,相鄰鱗片以凸凹凹面相嵌接,並且有伸縮餘地。硬鱗由四層結構組成,分別為表面的硬鱗層(ganoine)為充分鈣化,堅硬有特殊光澤的閃光質(ganoin),類似釉質。下面有類似似齒質的科司美層(cosmine),具髓腔的管質層(vascular)和平行骨板構成的內骨層(isopedine)。

剛孵化的多鰭魚幼魚在鰓蓋後緣上方具有形狀類似羽毛狀的外鰓(external gills),與肺魚不同的是這對外鰓於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慢慢消退,最後完全消失。保有外鰓的時間多長與多鰭魚種有關,其中如虎斑多鰭魚保持的時間最長,人工飼養的虎斑多鰭魚可以保持更長的時間,而野生多鰭魚可能在2-3 英吋時就已經失去外鰓了。多鰭魚已適應生活在氧氣含量較低的溫暖的停滯死水和沼澤的環境。他們藉由原始型態的肺呼吸,使它們能夠呼吸空氣而不是依賴水中的溶解氧氣。

bottom of page